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
刚过去的春节七天假期,灵峰街道休闲旅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共接待游客量95357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102.93%,客房入住率增长58.8%。“整个街道是个大景区,可以看、可以玩、可以住,体验感比以前更好。”上海游客蔡明明自打春节起就在灵峰住下,如果不是孩子要开学,一家人还不愿意离开。
景区街道,并非街道和景区的简单相加。这两年,灵峰街道提出“景区街道”打造目标,即以灵峰度假区作为主阵地,将整个辖区作为景区来谋划、建设、提升,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清晰四至、搭建平台、招引项目、串联业态,让街道成为“有景可欣赏、有点可游玩、有商业可停留、有故事可传承”的全域精致活力大景区。
“我们通过‘软隔离’和‘硬提升’,让四至边界更加鲜明,让街道更有辨识度。”灵峰街道经发办干部邬婕慧介绍,近年来,街道对独松关路、香溢度假村入口、梅灵路等部位门户节点、导视系统进行优化提升,根据所在区位、地势环境、人车流量,用心布设、推陈出新,提升品质品位的同时,也实现了风格的统一,让灵峰与相邻乡镇(街道)在风格上“泾渭分明”。“我们还对内部特别是节点周边的旅游设施和绿化植被实施了精细化管护,推动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沿线绿化更加精细、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实现了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她补充。
景区街道,还需要丰满的内涵。“如果把街道里的景区、景点比作孤岛,那么景区街道就是通过平台打造、业态注入,串联起一座座孤岛,让整个生态、生活、生产的系统充满生命力,让更多的群众可以参与、共享。”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这个目标,灵峰街道加大了项目招引力度,去年以来既有英迪格酒店、开元嘉乐比酒店、灵峰之心等大项目落地运行,也有露营等新业态崭露头角,还有咖啡、文创等一批“小而美”业态点缀期间。与此同时,街道在灵溪公园、城市露营基地等有形平台的基础上,探索打造了“灵溪之夜”夜集市、“灵溪之音”等无形品牌文旅平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项目、有形无形交织的平台,极大提高了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参与度,让整个街道人气更旺、发展势头更足。